粤芯成长背后:大湾区半导体产业探寻“第三极”之路
编者按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瞪羚”企业多,一个区域的创新活力就高。
习近平主席说,“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刘鹤副总理更表示,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多样性、差异化的经济生态,是我国经济韧性最重要的保障。“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当前,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要努力培育和扶持“专精特新”企业,资本市场将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好的条件。
“瞪羚”企业是中小科技企业的代表,是“专精特新”的代表。培育“瞪羚”企业已成为完善创新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布局。
粤港澳大湾区是“瞪羚”企业主要孕育地和栖息地,在粤港澳大湾区以“国际一流”和“世界级”为目标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在广东省以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为抓手的创新发展过程中,“瞪羚”企业的真实生存状态如何?它们如何能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继2020年成功推出瞪羚企业大型专题报道后,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再度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策划推出第二季“高成长企业论·2021粤港澳大湾区瞪羚企业大型系列专题报道”,聚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先进材料/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等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携手投资机构、专家学者深入一线调研,并将以深度文字报道、长短视频及系列研究报告等全媒体形式推出10期深度专题,持续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产业集群新趋势、新格局。
第一期让我们聚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聚焦高居半导体产业链塔尖、极具产业积聚效应的半导体制造领域。
粤芯半导体的快速崛起,成为近年来国内半导体制造业的一个新样本。
粤芯的身上带着两个特殊标签。其一,粤芯半导体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首家并且是唯一一家进入量产的12英寸晶圆制造企业;其二,粤芯也是自2006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12英寸晶圆代工领域新晋者中唯一量产的企业。
众所周知,半导体是资金和人才密集型行业,产业链上的制造环节更是高居塔尖的“烧钱游戏”,培养成功晶圆代工企业需要多方形成合力。而粤芯半导体在2017年成立后,逐渐聚集起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瞄准模拟芯片赛道,加速规模化、商业化的进程。
就在今年7月初,粤芯半导体完成了二期项目融资,投资方由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投创业、兰璞创投、华登国际、吉富创投、广汽资本、惠友投资及农银投资等机构联合组成。
本次融资主要将用于粤芯二期项目建设。二期项目新增月产能2万片,技术节点将延伸至55nm工艺,目前设备正在陆续搬入,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投产。粤芯一期项目已经于2019年9月建成投产、2020年12月实现满产运营,产品良率达到97%以上。
根据粤芯半导体的规划,项目计划分为三期进行,总投资约370亿元。三期技术节点进一步延伸至55-40nm,22nm制程,实现模拟芯片制造规模效应和质量效益。三期建设全部完成投产后,将实现月产近8万片12英寸晶圆的高端模拟芯片制造产能规模,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功率分立器件、电源管理芯片、混合信号芯片、图像传感器、射频芯片、微控制单元等芯片需求。
有半导体业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粤芯在三年多的时间内能够迅速量产,带动了大湾区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同时,粤芯半导体也是大湾区在强芯策略上的关键企业,为区域差异化发展带来新的探索。
该人士还透露,实际上粤芯半导体的最终规划“不止于三期”。
粤芯“横空出世”
2017年底,粤芯半导体在广州开发区正式成立。
这是粤芯半导体副总裁李海明在广州开发区投入的一次重大创业项目。他曾在采访中说:“从开始打桩到真正量产不超过18个月,这是粤芯速度,从无到有建设起来,其间广州市开发区、广东省对于粤芯都有很大的支持。”
而粤芯半导体的“横空出世”,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有着重要意义。一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内制造业、信息产业的核心区域,也培育了庞大的芯片应用市场,但是芯片产能在全国的占比却低于10%,这和大湾区的制造地位并不匹配。随着粤芯半导体诞生和量产,大湾区的产能短板进一步补齐。
粤芯成功量产背后,有着诸多因素的推动,包括市场方向选择、技术能力、商业化能力、政策支持、人才招揽等等。
首先,从产品需求侧看,粤芯半导体选择了制造模拟芯片的赛道。“现在芯片行业已经形成一个区域集聚的趋势,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如广汽、格力、美的等众多制造企业涉及芯片应用,每年全国60%的芯片消耗在这里,但这里却没有一个本地的芯片制造公司把整个产业链串联起来。”李海明表示,正是看到这样的机遇,粤芯决定进入芯片制造赛道。
此前,李海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道:“起步时,我们要先从市场广而大,而且比较容易进入的领域开始,例如消费电子。所以,粤芯首先锁定了包括分立器件、电源管理、指纹识别、图像传感等在内的一些领域,接下来是液晶显示驱动芯片等,这些覆盖了我们看到的大湾区的需求,未来我们会拓展至白色家电和工业控制,最终到汽车电子。”
粤芯主攻模拟芯片市场。李海明表示:“模拟芯片不走7nm、14nm的路线,像台积电是数字芯片的佼佼者,我们属于不同赛道。在模拟芯片领域,美国的德州仪器、欧洲的英飞凌是目前行业的龙头;在国内,粤芯是率先使用12英寸做模拟芯片的,是这个赛道中的领先者。”
根据IDC统计,中国模拟芯片市场约为全球的36%,市场规模约为194亿美元。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统计,中国2020年模拟集成电路企业总体营收约为163亿元人民币,自给率仅为12%左右,仍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国产模拟芯片供不应求。
粤芯半导体的方向很明确,基于市场需求来定位产品,在缺芯情况下,电源管理等模拟芯片缺口急剧增加,也为粤芯带来了成长契机。
同时,半导体人才聚集也十分关键,国内的半导体人才长期结构性短缺,按照粤芯半导体的估算,国内芯片人才缺口约有30万,在李海明看来,要实现追赶,就要用5到10年把教育、产业和研究结合在一起。而粤芯半导体能够吸引国内外的核心人才加入到企业中,情怀之外,与管理层在半导体产业的深厚背景也息息相关。
在资金方面,除了创业团队本身的投入外,粤芯半导体也得到了广东当地相关机构的支持。从股东结构看,其5%以上的前五大股东均是广东本地机构。此外,有半导体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粤芯半导体在成本控制、销售方面的经营颇为出色,也为其发展助力。
在半导体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支持、政策助力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长周期、重投资的项目更需要政策面的规划。粤芯半导体也是广东省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重大战略部署的主要承载主体。不论广东省还是广州市都在落户、建设、运营和投资等方面,以及人才、高效合作等配套政策上给予粤芯半导体支持。
接下来,随着二期、三期的推进,粤芯半导体的规模化扩产还在继续。
“芯片荒”下国内发力制造产能
从国内市场看,根据IC Insights统计,2020年中国IC市场规模为1434亿美元。在中国大陆生产的IC市场规模约为227亿美元,仅占15.9%,其中,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的公司的总产值为83亿美元,仅占5.9%。
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产能比例较低。换言之,目前中国大陆的芯片自给率仍然较低。同时,从去年开始,出现了全球性的“芯片荒”,产能不足、芯片短缺,供不应求的状况更加严重。
而目前中国大陆晶圆代工企业中,拥有量产的12英寸代工生产线的,只有四家公司,分别是中芯国际、华虹、武汉新芯和粤芯半导体,相比而言,粤芯半导体体量较小,还处在快速成长期。
半导体是周期性产业。据芯谋研究预测,产能紧缺可能在明年得到缓解,后年部分工艺及产品可能出现产能相对过剩;但是长期来看,中国半导体的产能供需缺口依然很大。
从企业端看,扩产成为大家共同的选择。除了最新的粤芯半导体二期在建设之外,中芯国际和华虹也在扩产中。
3月17日中芯国际公告称,公司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同意中芯国际和深圳市政府拟以建议出资的方式经由中芯深圳进行项目发展和营运。依照计划,中芯深圳将重点生产28纳米及以上的集成电路和提供技术服务,旨在实现最终每月约4万片12英寸晶圆的产能,预期将于2022年开始生产。
事实上,在中芯国际回A股上市之时,就曾披露过2020年以来的扩产计划,旗下共有5家工厂处于扩建中,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和江阴的工厂。此前中芯在深圳已经有一条8英寸产线投入使用,而早早就规划的12英寸厂现在终于迎来新发展。
除中芯深圳外,中芯京城项目也已经上马。去年7月底,中芯国际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成立合资企业从事发展及运营聚焦于生产28纳米及以上集成电路项目。项目首期计划投资76亿美元,达成每月约10万片的12英寸晶圆产能。
据悉,华虹无锡厂2021年底拟加速布建至6.5万片/月产能,推动公司进入高速增长期,规划最终扩至8万片/月。预计整体资本开支或达40亿美元(前4万片25亿美元,后4万片15亿美元),全部扩完后可贡献10亿美元年营收额。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连年扩产为何仍供需不平衡?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乔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近年扩产主要发生在12英寸厂,尤其集中在先进制程上;8英寸厂新购设备成本高昂,多通过租赁或购买二手机台,在现有厂房空间内小幅扩产或提升生产效率,扩产幅度相对有限。”
这意味着,晶圆代工巨头此前的扩产方向更倾向于先进制程,然而缺的是成熟制程产能。换言之,全球对于中低端芯片的需求量还在急剧增加。因此,此番企业们的扩产主要聚焦于成熟制程的产能。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中芯国际成熟制程到今年年底产能将持续满载,新增产能主要在下半年形成。
而粤芯半导体一开始就从成熟制程切入,找到了务实的产品策略,如今在一步步深耕中。
大湾区探路“第三极”
李海明表示,与国外相比,我国芯片产业起步较晚,确实存在着不小差距。而芯片产业又过于庞大、精细,想短时间内在人才、设备、原材料、工艺等诸多环节补齐短板,不太现实。
如今,在国际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国内各区域、各城市都在加大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力度。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如何走出差异化道路,在长三角、京津冀之外,成为第三极是长期的课题。
有芯片投资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长三角在半导体领域积淀深厚,与中芯国际、华虹在上海有着密切关系,正是制造企业的连接,让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都聚拢在上海周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
而粤芯半导体在粤港澳大湾区也能起到连接的作用。据悉,粤芯半导体项目自落户以来,已吸引来自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等领域,涵盖设备、材料等产业上下游的88家半导体企业落户在广州黄埔开发区,其中营业额过亿的企业15家。
按照广州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知识城湾区半导体产业园将布局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制造型项目,而以广州科学城为主的研发聚集区则将布局设计企业总部、研发中试、公共服务平台等,加快设计服务、封装测试服务、系统测试、可靠性分析、EDA研发及IP分析技术研发等平台建设。
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的巨大势能还在于市场需求。在李海明看来,国内芯片产业拥有市场方面的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说是全中国乃至于全世界芯片消耗量最大的一个区域。中国芯片使用量占全球60%,其中有60%在粤港澳大湾区。从消费型电子产品到工业控制、家电和装备制造,加上汽车电子,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了非常全面性的芯片需求市场。这正是培育高成长瞪羚企业的沃土。
可以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同时,基于粤芯半导体等一批新集成电路集群,大湾区正在探索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
根据《广东省培育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广东省计划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到2025年主营收入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并明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当前,广东正在以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为抓手,加快构建广东省集成电路产业“四梁八柱”,在基金、平台、大学和园区等支撑性方面打造产业“四梁”,从制造、设计、封测、材料、装备、零部件、工具和应用等专业领域构建“八柱”,力争把广东打造成我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